健康教育
了解醫(yī)院最新資訊
慢性腎衰常用十法(二)
作者:董飛俠
來源:溫州市中醫(yī)院
發(fā)布時間:2009/9/22 8:40:31
(6)通腑瀉濁法:通腑瀉濁是指用大黃等瀉下藥口服或保留灌腸以蕩滌腸胃積滯,使?jié)駶崴局皬拇蟊愣觯瑥亩鸬浇档图◆?、尿素氮的作用,其適應證較廣,但一般主張早期應用,代表方有溫脾湯、大黃附子湯。
(7)化濁降逆法:濕濁壅阻中焦,正氣不得升降而見胃脘脹滿,不欲飲食,惡心嘔吐,噯氣。脾陽虛,濕濁寒化,可用吳茱萸湯、二陳湯、人參半夏湯等溫化濕濁;濕濁化熱,舌苔黃膩者,用黃連溫膽湯、半夏瀉心湯、蘇葉黃連湯、甘露消毒丹、三仁湯等加減,辛苦合化;氣逆較甚者,可用旋覆代赭湯。
(8)活血化瘀法:有瘀血征象而見面色晦黯,唇色發(fā)紫,肌膚甲錯,舌質黯有瘀斑或瘀點,脈弦澀,可用桂枝茯苓丸、補陽還五湯、血府逐瘀湯、抵當丸、丹參注射液等治療。
(9)利水逐濕法:水濕潴留而見顏面及四肢浮腫,甚則周身浮腫,按之如泥,尿少尿閉,胸腹?jié)M悶,口中尿臭,惡心嘔吐,舌淡苔滑膩,脈滑,一般用五苓散、五皮飲、胃苓湯等加減。氣(陽)虛者用實脾飲、防己黃芪湯、濟生腎氣湯、苓桂術甘湯加減。氣滯用大橘皮湯、茯苓導水湯等加減。陰虛者用六味地黃湯加車前子、牛膝等。
(10)熄風止痙法:邪熱熾盛,灼傷陰津,水不涵木,肝風內動,而見手指蠕動,神倦,甚則四肢抽搐,用羚角鉤藤湯、大定風珠、三甲復脈湯等加減。上述十種治法在慢性腎衰穩(wěn)定階段正確運用,可改善病情,緩解癥狀,延緩病程。
熱點新聞
版權所有:溫州市中醫(yī)院 Copyright (C) 2005-2012 www.wzszyy.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WWS標2011022800010號 浙ICP備15041147號-1 浙ICP備15041147號-2
技術支持:聯(lián)科科技